4 线性规划的What-If分析
线性规划中的What-If分析(也称为敏感性分析)用于探讨在模型的某些参数发生变化时,最优解及其相关指标(如目标函数值、约束条件等)的变化情况。这种分析帮助决策者理解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健性,以及在不确定性下的决策风险。
What-If问题的主要方面
- 目标函数系数的变化:
- 如果目标函数的系数(如利润、成本等)发生变化,最优解会如何变化?是否会出现新的最优解?例如,若产品的售价提高,是否会增加生产数量?
- 约束条件的变化:
- 如果资源的可用量(如原材料、劳动力等)发生变化,模型的解会如何受到影响?例如,若原材料供应减少,最优生产计划是否仍然可行?
- 添加或删除约束:
- 如果添加或删除某个约束条件,最优解将如何变化?例如,若引入环境保护限制,是否会导致生产计划的调整?
- 非负约束的变化:
- 在一些情况下,去掉非负约束可能导致最优解的变化。对于某些变量,允许其取负值可能会对结果产生显著影响。
进行What-If分析的方法
- 灵敏度分析:
- 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参数(如目标函数系数或约束右侧值),观察最优解的变化。可以计算灵敏度范围,确定在什么范围内参数变化不会改变最优解。
- 边际分析:
- 研究目标函数系数或约束的边际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。通常使用影子价格(Shadow Price)来表示增加一个单位资源所带来的目标函数值的变化。
- 图形分析:
- 在二维情况下,可以通过图形展示可行域的变化,以及最优解的移动情况。通过对比不同情况下的可行解集,可以直观理解模型对参数变化的响应。
- 软件工具:
- 现代线性规划软件(如 LINDO、Excel Solver、Gurobi等)通常内置敏感性分析工具,可以直接查看各参数变化对最优解的影响。
实例分析
示例:产品生产计划
考虑一个生产计划模型,其中公司生产两种产品(产品A和产品B),目标是最大化利润。
目标函数:
\(\text{Max} \quad Z = 5x_A + 8x_B\)
其中 \(x_A\)和 \(x_B\) 分别是产品A和产品B的生产数量。
约束条件:
\(2x_A + 3x_B \leq 100 \quad \text{(原材料约束)}\)
\(x_A + 2x_B \leq 80 \quad \text{(劳动力约束)}\)
\(x_A, x_B \geq 0\)
What-If分析示例
- 目标函数系数的变化:
- 如果产品A的利润增加到6,检查是否最优解会改变。可以通过重新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来找到新的最优解。
- 约束条件的变化:
- 假设原材料供应增加到120,观察最优解是否会发生变化。此时需更新约束并重新求解。
- 添加新约束:
- 如果引入一个新的约束,比如市场需求限制为\(x_A + x_B \leq 90\),则需要检查新约束对现有解的影响。
- 敏感性报告:
- 使用软件工具生成敏感性分析报告,查看目标函数系数和约束的影子价格,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影响程度。
结论
What-If分析是线性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工具,能够帮助决策者理解模型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行为和性能。通过敏感性分析和边际分析,决策者能够更好地制定策略,以应对潜在的变化和风险。